ThinkPad T60.5 小记

ThinkPad T61 是三太爷自费买回的第一台笔记本,当时正是从 4:3 方屏向 16:9 宽屏转变过渡的时期,因此上 T61 以及它上一代的 T60,都有方屏和宽屏两个版本,而且如果再把 14 吋和 15 吋的尺寸差别也算上,那就是四个大款式。再把出厂装配的 CPU、内存、显卡、屏幕分辨率、硬盘、光驱、蓝牙、指纹、电池容量等的差别也计入的话,那简直不知道有多少小型号。老夫当年守旧,买的是 14 吋的独显、高分屏(分辨率 1400×1050)版本,蓝指摄齐全。

T61 虽然是使用 DDR2 的内存,但是双插槽最高可以支持 8GB 内存,这个还是挺厉害的(虽然 4GB 的单条 DDR2 内存一直比较贵)。T61 千般好,最终毁于一个单点故障:显卡门。对独显的高负荷使用,会导致板载的独立显卡与焊盘之间产生部分脱离,导致屏幕显示花屏,或者分屏等怪现象,最终无法启动。老夫的 T61 “进门”之后,迅速全面转战 MacBook Pro,后来使用 ThinkPad 也并没有很多时间。

但在情感上,非常怀念方屏时代。方屏是很多人的回忆杀,他们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偏爱,把方屏称为“正屏”,就好比有些台湾同胞非要把繁体中文称作“正体中文”一般。T61 毛病太大,所以把玩方屏老机,T60 就成了首选机型,而且出于对键盘外的边框的审美,15 寸机型也被排除在外,虽然该机型的顶配屏幕相当惊艳(有 Q 屏和 U 屏两种,分辨率在当时绝对一枝独秀)。T60 最大的缺点在于芯片组对内存的支持太差:可以插 2GBx2 双通道,但是只能使用其中的 3GB。

对于 14 吋的方屏 T60 和 T61 来说,有很多件是可以互换使用的。硬盘、光驱、键盘、触控板、指纹、电池这些属于完全一样的部件,整个上半身也可以。但如果把上半身拆开来的话,就有了说道。屏幕本身是可以,屏线和高压板按说也应该可以,蓝牙模块按说也可以,但是涉及到白名单的问题,需要小心。屏轴就不行了,虽然跟主机连接的部分是可以吻合的,但是 T61 的上半身进行过设计改动,最显眼的就是屏幕两侧的边框宽度都不对称,当时曾引发许多嘲讽,屏幕防滚架也应该是无法互换的。

还有的件,略有变化,但可以互换,只不过视觉上能看出来,例如硬盘盖,散热风扇也属此类(有无独显的情况分别对应),只不过它位于机身内部,一眼看不见。另一些件,看上去非常接近,但是不能互换,这个的典型是 PCMCIA 的插槽。Modem、无线网卡大概率跟蓝牙类似,硬件上支持互换,但 BIOS 白名单也许会限制住。喇叭好像是不能互换的。

至于外壳,A、B 壳在上面说上半身的时候就包括了。C 面抛开键盘,剩 U 架和掌托,前者可以互换使用,后者原则上不行,除非你特别愿意将就。掌托的问题出在靠近胸侧的塑料卡扣上,T60 的掌托设计有很大的缺陷,安装时需要先将掌托从胸口侧推向屏幕侧,以便防滚架上的卡扣突起插入到掌托内侧的对应槽口当中,然后再轻轻自然放下,扣合在键盘三键上方。对于粗心不熟练的操作人员,这两个步骤往往会倒过来,先扣在键盘上,然后才下压掌托胸口侧外缘。这样做的结果是,防滚架上的卡扣突起将掌托内侧的塑料槽口全部压扁开裂,再也无法扣上。T61 的掌托取消了槽口这样的设计,改成了更合理的常见卡扣。

最后说一下防滚架。T60 和 T61 的防滚架大同小异,当你要把 T61 的主板安放到 T60 的防滚架上,或者把 T60 的主板安放到 T61 的防滚架上时,都要进行一些额外的打磨处理。鉴于三太爷总是玩儿 T60,显然会以后者为解说案例。这个专题的知识已经年代久远,爱好者们风流云散,在网上查阅资料,大都语焉不详,只好自己实践。数年前,从一位北京朋友那儿收到手里一台 T61 下半身的大部分,因为在深水鱼上看到得晚,他拆散开来的有的件已被其他人买走,剩下掌托、防滚架、散热、底壳这几样在。U 架和键盘我原来有,甚至配上了缺少的触控板/指纹排线。其实手里有一块 T60 的主板,但有一个配件的缺失是痛点,导致无法组合测试:散热器位于主板背后的固定片。

前几天,看到有个贵州的朋友拆散了 T60 在卖,价格挺公道,于是买了几样回来。单买固定片对不起运费,把缺的扬声器、USB 板也加上仍觉得性价比不够,索性把主板也要了(事后发现百密一疏,散热器上面的压片给落下了)。到手后有了动力,把库存主板拿出来,往防滚架上一对,把散热一固定(来撑腰的了),VGA 显示器一接(因为只有下半身),U 盘一插,键盘一扣,按动电源键。相当给力,跟之前用手硬按着散热就是不一样,风扇转得稳定而欢实。引导时 BIOS 会嘀鸣告警,可是显示器上什么都没有。三太爷甚至按着对 BIOS 的记忆盲操作,先是 F9 加载缺省设置,F10 保存后重启,无效;甚至试图把 BIOS 引导阶段的输出设备由内置 LCD 强制切换到 VGA 输出,也没有效果。尽管这个切换应该是当检测不到内置 LCD 时自动发生的。再三折腾也没有任何进展,百思不得其解。最后实在没辙儿了,只好把另一台收藏级的 T60 的上半身拆过来,计划看一下真实输出。

这一下暴露了一个问题,我发现屏线插口无法插到主板的输出口上。仔细看了又看,发现之前打磨过的 T61 防滚架跟主板的贴合还是不够,但是到底是哪儿导致的,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(主板跟防滚架组合之后很难观察)。好久之后才找到罪魁祸首,就是位于屏幕信号输出口下方的一个螺柱,见下图圈出(需要打磨的是背面)。

打磨完成后的图如下:

图中圈出的位置就是前一图圈出位置的背面。可以看到,上图中从右上向左下共有三个螺柱被打磨过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最左下的那个螺柱,应该是不打磨也可以的,被打磨大概率属于误伤,是观察误判的结果。剩下的两个螺柱,主要的是要掌握打磨到什么程度。这儿是结论:

  • 右上那个螺柱,打磨到与其水平左侧最近的那个螺柱齐平即可;
  • 圈出的那个螺柱,整体打磨到与其水平左侧最近的那个螺柱齐平即可;但是;
  • (重要)圈出的那个螺柱,其右上角大半部分,都要打磨至接近其底部!

上面说的最后一步很重要!那个位置对应在 T60 主板上,是一个覆盖于黑色贴纸下的元件,就是因为这个,之前一直无法贴合。打磨到位的话,屏线就可以和主板完美对接了。

对接好之后,发现是可以正常引导的。但断开上半身,再接上 VGA,又故态复萌。终于知道了,这块主板的 VGA 输出大概率是出问题了。还好,本次还顺手多入了一块主板,这么快就替补转正了。换上之后,多次重启都是“嘀—嘀嘀嘀—嘀嘀嘀—嘀”响八声后挂住,又是一通忙乱,最后发现把两条内存槽里的内存条对调之后好了。

截至目前,老夫收藏有很好成色高分屏 T60 一台、好成色普分屏 T60 一台、好成色 T60 下半身一台,以及刚刚拼好的差成色 T60 下半身一台(其实里面还缺些东西,例如无线网卡,但不重要,老夫有一块 PCMCIA 的宝卡)。这最后一台(其实是半台)是 T60 的心脏,T61 的骨骼,所以取了个平均数,命名之为 T60.5。是为记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