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《尸骨袋》

前阵子在流水书账上提到过的,老汉买了一本斯蒂芬·金写的书,名字叫《尸骨袋》。当初之所以要买它,一是出于其封面尚可,二是由于印象里的上海译文还是个不错的出版社,三是我之前基本上还没有看过什么恐怖文学类的书籍,这下正好弥补一丁点。至于作者本人是不是宣传中所说的,是一位“恐怖文学大师”,也因为孤陋寡闻,反倒没有太在意。而且这几年,但凡是翻译过来的小说,无一例外地把作者描述为巨擘,畅销榜排名第一持续多少多少周之类的比比皆是。

如果不是在为那几十块钱心疼的话,我实在是坚持不下来阅读这样一本书,开始的百页左右味同嚼蜡,和我记忆深处的红楼梦前三页实在可以颉颃。不知究竟从哪个地方开始,我终于找到了一点阅读的快感,这种感觉无疑更多是来自于原著的精髓而非译者的灵动,尽管在翻译上也确实有所好转。所以,对于这一本六百页左右的书来说,我现在晃晃悠悠地看到了一半。

一下子想起来,何不到网上看看别人对翻译的看法?引用漂亮的玳瑁猫的话,Google 实在是太好了。我一下子就能看到很多人在批判译者,有意思的是,有好几个人的感觉和我类似,在一百页之后,终于逐渐接受了它。

于是我又仔细想了一下,我的不同感觉的前后,书中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没有。其实还是有的,至少突然注释多了起来,尤其是那些只有美国人才耳熟能详的小说家、小说人物、卡通人物、体育明星、音乐明星、小城市名之类的。而且,我还想到了一个细节,就是丹佛斯太太这个名字早在之前就出现过,可是在后面的某一章开始才有注解,提到是《蝴蝶梦》中的那个女管家。幸好,老汉当初是看过蝴蝶梦的中英文对照版的,一句“梦里,我又回到了曼德里庄园”就足以让我回想起这位老女人了。

我打量了一下封面,才真正注意到译者其实是俩位。这就足以解决上面的现象了。显然其中的一位译者水平不到位,或者不够敬业,或者两者兼而有之,才造就了这种痛苦的局面。

后注:正是因为这次搜索,才意外发现,《肖申克的救赎》是斯蒂芬·金的著作。我终于不怀疑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大师了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